如何確保移植后的藍田白皮松成活率高?這是大家最為關心的話題。關于這個問題,藍田白皮松官網的小編將從以下5點為您全面講解藍田白皮松移栽的核心技術介紹:
一,挖栽植坑:坑的大小應大于土球直徑的50-60cm,比根系長度深1/3左右或比土球高深30-40cm,坑的上下直徑要基本一致,切忌挖成鍋底形,否則樹根不能舒展或土球不能放到坑底,使土球與坑底間留有空隙,影響樹木成活。如遇建筑垃圾多、土壤酸堿度不適合、土壤被嚴重污染等原因造成土質不好的栽植點時,應置換疏松肥沃的“客土”再栽植。
二,樹體挖掘:白皮松為常綠樹種,必須帶土球包裝,一般采用草繩包扎,首先用浸濕的草繩將樹干纏繞至分枝點,留夠足夠的空間進行起樹作業。土球的大小可按樹木胸徑的6-9倍來定,開挖前,以白皮松樹木根頸為中心,按比土球直徑大3-5cm為尺寸劃一圓圈,然后沿著圓圈外挖寬60-80cm的操作溝,土球厚度不小于土球直徑的1/3,挖到底部應盡可能向中心刨圓,一般土球底徑不小于球徑的1/4,形成上部塌肩形,底部鍋底形,便于草繩包扎心土。起挖時如遇到支撐根要用手鋸鋸斷,切不可用鍬斷根,以免土球震散。
土球包扎是將預先浸濕的草繩于土球中部纏腰繩,2人合作邊拉草繩,邊敲打草繩,使草繩略嵌入土球為度。土球包扎方式有橘子式、井字式、五星式三種,可參看本站的“樹木土球包扎的三種方法”內容。
三,人工裝運或機械吊裝:人工抬運時必須雙股栓系土球上,不得栓在樹干基部,以免勒傷樹皮。機械吊裝時,吊繩可栓在樹干基部,鋼絲繩里應墊麻袋等軟材料,以免勒傷樹皮。
四,栽植:盡可能做到隨挖、隨包、隨運、隨栽。吊裝入坑時應轉動樹冠,最佳形態方向朝主要觀賞面,吊正后要盡量取出所包扎材料,修剪斷根,破根,再分層填土踏實。白皮松應一次澆灌水分,在坑邊緣筑一圈,高30cm,再進行澆水,直至填土澆水不浸為止,若發現塌陷,應填土堵實漏洞。
五,植后養護:5米以上的白皮松樹栽植后應立即立支柱支撐樹木,防止大風松動根系。以正三角支撐為好,支撐點為樹體高度2/3處,支撐柱根部應入土中50cm 。通常一年之后大樹根系恢復好方可撤除。修補、包扎損傷的樹皮,對殘枝、傷枝進行疏剪,保持樹形完整。